大多數人在置業時都會選擇按揭貸款,買樓是人生大事自然會做好準備,認真規劃預算。然而,銀行審核按揭要求嚴謹,考慮因素眾多,即使申請人高薪厚職,亦有可能無法申請最高按揭成數。萬一按揭不如預期,不但會大失預算,還有可能造成損失。因此,部份銀行便提供了預先批核服務,吸引市民入市。甚麼是預先批核服務?今期smartME便介紹此服務的各種細節,教你如何避免意料之外的按揭批核結果!
預先批核
一般而言,按揭申請須在申請人已支付小訂及簽署臨時合約後才能提出,當中有申請人最終才發現不能得到最高按揭成數,不得不「撻訂」。預先批核服務便是為了減少申請人「撻訂」風險而出現。申請人可選定心儀單位,在正式買樓前向銀行申請預先批核服務,讓銀行進行初步評估並審批按揭,此預先批核的有效期通常為一個月。只要申請人在有效期內正式購入單位,提供與原業主簽署的臨時合約,一般而言銀行便會按預先批核的按揭成數提供貸款服務。
申請
預先批核服務的申請與正式按揭申請差不多。同樣,申請人須填寫申請表格,提供如身份證、工作證明、收入證明等資料。然後,銀行會為申請人選定的單位進行評估,並審核申請人的入息、信貸記錄等。整個審批過程需時約2星期,若涉及按揭保險需時則較長。得到預先批核結果,申請人在有效期內購入該單位後,申請正式按揭貸款時便不需再次提交相關資料。只要單位價值差別不大,一般很快按揭便能批核。
有需要的買家
不是所有買家都需要預先批核服務,收入穩定、輕易通過壓力測試、信貸記錄良好的買家基本上都能申請到正式按揭貸款,並不需要以預批作準備。相反,收入、單位存有問題的買家便需要透過預批為預算作準備:
- 欠缺穩定收入證明(如:現金糧)
- 自僱人士
- 近期突然大幅加薪
- 曾經破產或債務重組
- 物業存在問題(如:凶宅、僭建)
風險
預先批核服務自然能讓申請人更精準地規劃預算,但通過了預先批核也並非萬無一失,當中存在風險。即使完成了預先批核,正式申請按揭時也可能不獲批核。若預先批核後,申請人的入息、資產、物業等狀況出現變動的情況下,銀行會重新進行審核,屆時按揭貸款便不一定能批核。
除此之外,申請人應該考慮預先批核所需的時間。預先批核的流程雖與正式按揭差不多,需時同樣差別不大,但申請人在申請預先批核時尚未開展買樓手續,亦未與業主簽訂臨時合約。若申請人要等待預批結果才簽署臨約,有可能會錯失良機,屬意的樓盤在此期間便已出售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