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表資格定義
首先先解釋一下什麼是「綠表」。「綠表」 申請主要適用於公屋住戶、出租屋邨及年長居住單位住。持有綠表資格可以擁有購買居屋第二市場單位的資格。
而居屋購買資格分為白表及綠表申請。購買一手居屋時,白表及綠表人士於申請程序、配額、攪珠次序上有別。例如由2020年起,分配居屋時房委會居屋過往綠表及白表申請者的配額比例,為40 : 60,即40%給予綠表申請者,60%給予白表申請者。而這篇文章將主要集中講解綠表人士的置業程序及申請。
綠表資格可以購買的房屋類型
1. 一手居屋
居屋由房委會執行,一般而言,購買一手居屋前進行需要抽籤,不論綠表或白表人士也可申請購買,並以62折推售。
過往綠表人士抽新居屋時不設入息及資產限額。不過去年房委會亦有商議將收緊綠表資產限制,如若通過,綠表買家於買樓前兩年不可在港擁有物業。房署去年推售的朗然正是其中一個一手居屋的例子。想査詢更多購買一手居屋程序可重溫『「朗然」超額認購逾26倍?! 一文睇清最新房協居屋申請資格及流程』。
2. 綠表置居計劃(綠置居)
房委會每年會抽出指定公屋在建項目,只有合資格的綠表人士才可購買綠置居。在綠置居的「一換一」安排下,騰出原有公屋單位給正在等候公屋編配的家庭。如果還在輪候公屋中,其實也有方法預先取得綠表資格。
3. 居屋第二市場
居屋第二市場的買賣操作與公開市場的模式相同。居屋業主可出向持綠表資格證明書或現居公屋住戶出售,買賣雙方自行磋商或透過地產代理進行交易。目前居屋及綠置居等資助出售房屋均設有5年限期的轉讓限制。意指在限期內未向房委會繳補地價的物業是不能於公開市場出售、出租及以其他形式轉讓。但若打算自住,實則未必需要補地價。
綠表購買二手居屋程序
1. 向房屋署申請「購買資格證明書」
綠表人士須帶同已填妥的申請書及申請費用,前往所屬屋邨辦事處簽署。
房屋署批准申請則可以獲得證明書。
2. 6個月內簽訂臨時買賣合約
證明書簽發日期起計,六個月內就可以購買居屋第二市場單位。
賣方需持有「可供出售證明書」,雙方成功達成買賣協議後才可簽訂臨時買賣合約。
3. 向房屋署申請提名信
代表買方的律師須帶同以下文件交回「置業資助貸款小組」以申請提名信:
- 「購買資格證明書」正本
- 「可供出售證明書」正本
- 買方對其申請提名信有關的聲明書
- 「臨時買賣合約」副本
- 由律師樓發出的支票或銀行本票,抬頭人寫上「香港房屋委員會」
- 申請費用
4. 交還公屋單位
綠表人士購買居屋後,收樓後兩個月須交回所住的公屋單位。
不過留意,購買資格證明書只有半年期限。
如半年內未有購入二手居屋,就要重新申請。
排公屋可預先申請綠表?!
香港輪候公屋的時間長,按房屋署數據,截至2023年9月底,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.6年。預計綜合輪候時間將會於2026/27年雖則下降至4.5年,但時間亦偏長,正在輪侯公屋的人士或會想轉租為買,可以去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,等同提前獲得綠表。
- 經核實符合資格獲編配單位的公屋申請者
- 受政府清拆計劃或天災影響,並獲核實符合資格入住公屋的人
- 受市區重建計劃影響,並獲核實符合資格入住公屋的人
- 獲核實符合「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」申請資格的初級公務員
- 已離婚或分戶,同時獲核實符合資格入住公屋的公屋住戶
- 持有房屋署簽發的有效「保證書」並獲核實符合資格入住公屋的前公屋住戶
【延申閱讀】
「朗然」超額認購逾26倍?! 一文睇清最新房協居屋申請資格及流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