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近年財政收入減少,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出席預算案諮詢場合時,部分市民關心政府會否開徵資本增值稅。財政司司長就指出,資本增值稅是研究範圍之一,但得到社會充分討論前並不會隨意開徵新稅種。雖說短期內不會開微此稅種,但大家也不妨先了解一下資本增值稅到底是甚麼?何為馬上引起市場及市民激烈反應? 今日smartME詳細同大家講解什麽是資本增值稅。
什麼是資產增值稅
資本增值稅(Capital Gains Tax)是入息稅的一部分,亦指政府針對徵收資產買賣時所獲利的稅項,除了住宅物業,當中更包括工商舖物業、股票、加密貨幣等任何資產獲得的資產增值(利潤)。政府將會從利潤中收取一部分金錢,而該部分金錢即為「資本增值稅」。此稅重常是透過報稅來結算的,稅款包括國外的資產。如未支付資產增值稅,稅務局可能會施加高額罰款。
資產增值稅好處
資產增值稅針對以年計持有的、高價放售的物業個案。在計算資產增值稅時,會以賣出價減去買入價來計算升幅。例如:買入的物業資產是10年前的,當時物業的價錢即為買入價。因此,從多年前的成本價計起,物業升值了多少倍,政府會從中抽取售樓利潤,稅額可能高達幾百萬。此舉有望減慢樓價升幅、穩定樓價。
如果政府開徵資本增值稅,買家預期物業升值的利潤不會完全獲益,並減低投資意欲,亦不會選擇短期入市買樓,從而減少靠房地產增加資本的誘因; 現有賣家會把物業持貨一定時期後才沽售,因為部分利潤會變成稅款,從而減少物業賣家抬價。買家和賣家為免被政府從中抽取售樓利潤,變相達到禁售效果,可作為一個有效打擊投機炒賣的手段。
資產增值稅影響
若香港建議徵收資本增值稅,或會有以下影響:
- 香港便不能自稱是「簡單低稅制」,加重企業經營者稅款,可能促使更多海外資金撤離,減低就業機會的可能性。
- 減低對來港上市的意欲,令本港新股市場更慘淡。
- 市民更願意將資金投資至沒有資本增值稅的國家(如新加坡),從而減少在香港的投資。
- 市民趁稅項落實前拋售資產,以免日後要繳付上百萬港元的資產稅款。
- 二手業主會選擇不沽貨,二手市場成交會更加慘淡,無人放盤、亦無人承接。
移民賣樓需支付資產增值稅嗎?
近年不少香港人移民,以兩個香港人熱門的移民地「英國」和「加拿大」為例子,都有環球徵稅以及遺產稅。
- 英國 – 以資產入手時價格計算
- 移英港人若本身持有股票,則要在股票收益中抽取高達20%的資產增值稅,而稅項的計算是以股票的入手價作算。
- 加拿大 – 以計算時的資產市值計算
- 這稅收只適用於擁有超過一套的房產的人士,對於非居住房屋在出售後便要繳交這種稅項。移居加拿大時售出物業,資產增值稅應該以物業售價減去市價,用當中的收益計出稅款。
以英國作為延伸例子,即使你未拿到英國的護照,只要你在英國一年住超過183天,你就成為了當地的稅務居民,便需要就英國本土和海外的資產收入而繳交英國的資產增值稅。你在香港的工作收入,連同股息、物業收租和出售資產的收益都有機會於英國被徵稅。如果身份被認定以英國居籍,除了環球徵稅之外,你在任何地方的資產,想傳承給下一代時,更需要繳納遺產稅。
就以上而言,對於香港居民實則影響不大,因本港仍未有資產增值稅。但對即將移民人士,特別是英國,smartME建議於移民前先賣掉物業及沽出曾有大幅升值的股票或基金。過去二十多年,香港樓價都不繼上升,若要計算增值額,數目一定不少。但若假如想繼續持有該股票或基金,亦可以先行沽出,及後再買入。雖然可能損失手續費,但對比數目龐大的資產增值稅,還是節省不少呢!作為至smart嘅你,移民前必定要計算清楚啊!
【延申閱讀】
「朗然」超額認購逾26倍?! 一文睇清最新房協居屋申請資格及流程